莅阳羞惭的向卓家人道歉,她恳求卓家不要因此记恨谢绮。恩怨分明的卓夫人答应他日若谢绮携子归来,仍是卓家媳妇。这时,誉王欲将卓家人带回王府安置。景睿却突然跪下,满面含泪呼唤爹娘。卓夫人心痛的抱住他说:好孩子,你没有错,别苦了自己!此情此景,让一旁心有愧疚的梅长苏更加难受。
莅阳见谢玉不计后果围杀众人,已知谢玉所犯之罪自己出面也救不了他的命。她劝谢玉引颈自尽,她可以护住他的名声,以保谢家历代清名。谢玉却认为还未到走投无路之时,即使是死,也要死得甘心,拚个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
誉王怀疑梅长苏和蒙挚关系紧密,但被秦般若的一席话打消了疑虑。
不便出面的靖王知道当夜凶险,很不放心。他夜访苏宅,了解详情。蒙挚担心誉王追究梅长苏为何知道长公主当年隐事。梅长苏让他放心。因为这件事是梅长苏暗中使人放出风声,引导誉王查到此事。那晚宫羽刺杀谢玉,逃到红袖招,故意将当年杀婴秘事抖露给秦般弱。得到消息后,誉王兴致勃勃前来苏宅让梅长苏帮他谋划,一切都顺理成章。
梅长苏叮嘱蒙挚在后天的围猎中镇一镇宇文暄,以免让他认为大梁武将尽是谢玉之流,生出狼子野心。梅长苏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令靖王赞他是国士。
誉王入宫向梁帝禀报谢玉一事,恳请免除株连之罪。梁帝应允,让莅阳带着孩子们移居长公主府。
谢绮难产,为保孩子,不幸死去。长公主按照她的遗愿将孩子交给了卓青遥。梅长苏本来就对景睿心怀歉疚,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伤心。他满腔的无奈和苦涩只能对着不懂事的飞流倾诉。
悬镜司首领夏江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责罚夏冬逾越悬镜司本职,违规卷入党争之中,令她禁闭思过。夏江面见梁帝,提出谢玉一案有人在幕后操纵。梁帝认为能扳动宁国公府的人不容小视,命他暗中查实。
夏江奉梁帝之命探视狱中的谢玉。原来他和谢玉之间早有勾结。他承诺谢玉,只要咬紧牙关,可保他性命。
靖王在围场大显神威,被梁帝重赏。梅长苏暗中派人斩断红袖招安排在各朝臣府邸的眼线。
誉王怒气冲冲,来到苏宅。原来梁帝见过夏江后,开始怀疑谢玉一案另有蹊跷。而谢玉也抵死不认杀害内监这种有损皇家天威的大案,只承认了为帮太子而犯过的一些罪行。一时间让梁帝对谢玉的处置举棋不定。
誉王按梅长苏的安排,让卓鼎风将这些年为谢玉所杀之人的姓名一一列出。其中有多位死者卓鼎风不知道杀人动机,诸如教书先生李重心。梅长苏因此推测:夏江与谢玉私交不深,但他如此保护谢玉,恐怕另有隐情,比方说谢玉替夏江杀过人。
梅长苏推测夏江有把柄落在谢玉手中,便让誉王安排在牢中与谢玉会面。飞流按照梅长苏吩咐潜入悬镜司给夏冬送信。
梅长苏和飞流入天牢探视谢玉。他知道谢玉心思敏捷,不易对付,便使出激将法,说他笨,而夏江才是聪明人。他稳扎稳打,慢慢与谢玉斗智斗勇。他分析说,夏江会先承诺保他性命,将死罪改为流刑,但以夏江为人,只会相信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所以,谢玉一走出天牢,就是他的死期,步步都是鬼门关。
与此同时,誉王亲到悬镜司会见夏江。他以审案取证为由,询问夏江说:卓鼎风曾指证说17年前谢玉为夏首尊杀了李重心。谢玉本来已招了,可夏首尊回来后,又反供说是自己想杀的。此事与夏首尊有关吗?夏江矢口否认,但他心里已经被誉王埋下了一根刺,觉得谢玉不可信任。
虽然谢玉知道梅长苏说得有道理,但他依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选择相信夏江。这时,梅长苏冷静的告诉他:其实,你最后一条活路已经被我掐断了。因为誉王已经找夏江核实过案情了。
梅长苏成功的令谢玉相信,夏江已经怀疑他将自己出卖,两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梅长苏表示,只要谢玉说出李重心一事的真相,保他性命。
谢玉知道自己无路可走,他终于向梅长苏低下了颓败的头。原来,十三年前,能够模仿别人笔迹的李重心替夏江伪造了聂锋的求救信,信中写到:赤焰军主帅林燮谋逆,为灭口,驱吾入死地,望救。后谢玉带军前去,杀了毫不知情的前锋大将聂锋,只带回半边残尸。当时,夏江怕被徒儿夏冬知晓,暗示谢玉杀掉李重心全家。与此同时,谢玉隔壁的囚室里,被梅长苏请来的靖王和夏冬将一切听得清清楚楚。
连聂锋的求救信这个源头都是假的!得知赤焰叛逆的真相,三人心情都很复杂。夏冬对靖王说了声对不起,踉踉跄跄而去,无限悔恨的来到丈夫聂锋的墓前。靖王心情沉重,虽然不是进宫的日子,却特别想见母亲。他来到静妃面前,忍不住流着泪说:“我想小殊了。”
梅长苏从狱中回来,就不言不语,一直静坐,他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良久,靖王从密道中来见梅长苏。他一腔义愤,要利用这个翔实的线索,将冤案查个水落石出,为祁王和林家平反正名。梅长苏却淡然表示:这桩逆案的根本原因是梁帝猜忌祁王谋反,有意为之。即便查到真相,也是沉冤莫白。
皇宫中,太皇太后已到弥留之际,她神志不清的一遍遍呼唤着:“晋阳、小殊……”
靖王决意要彻查祁王谋逆案。梅长苏劝告靖王:如果彻查此案会引来无穷祸事,对他现在所谋之事没有丝毫益处,且冤案永远无法昭雪。可是,靖王丝毫不为所动。他言辞恳切,态度坚决,求梅长苏为他谋划,一定要为祁王及林家平冤,否则对不起旧时兄弟,自己将寝食难安。梅长苏不禁动容,他深受感动,承诺一定会竭尽全力助他查明真相。靖王郑重的对他行下大礼,深表谢意。
这时,宫中突然传来太皇太后驾崩的大丧音,靖王匆匆离去。梅长苏想起太奶奶对自己的关爱,心中悲恸,竟吐出血来。
大梁进入国丧期。三十天的孝礼期内,孝礼严苛,所有皇子都必须留在孝殿内,叩拜哭祭,不得随意进食。娇生惯养的太子、誉王经常违规,十分出格,唯有靖王严守孝礼,诚心祭拜。各皇子的品德优劣顿显,旁观的大臣都看在眼里。
这三十天里,梅长苏独自在房中恪尽孝礼。他对太皇太后的思念、爱戴久久萦绕于心,让失去亲人的悲痛越发凝重厚实。他回想与太奶奶相处的日子,竟似一座冰山放在火上炙烤,一时暖,一时又寒冷刺骨。霓凰担心他悲伤过度,飞马赶到苏宅。梅长苏将一腔悲痛尽数倾出,心情才稍许平复。霓凰不愿再回云南,决定去卫陵守灵,留在梅长苏身边。梅长苏认为去卫陵会更安全,便答应了霓凰。
谢玉离京前往流放地,景睿、谢弼陪莅阳长公主前来送行。谢玉按梅长苏所嘱将自己掌握的秘密写了下来,由莅阳贴身保管。他若一死,手稿就会成为铁证,如此一来夏江便不敢对他动手。夏冬含愤前来,意欲手刃仇人,景睿见势不对,挡在谢玉面前。夏冬冷嘲热讽,锋芒毕露,令谢玉惊惧交加。
关于巡房营的掌权,太子誉王两派争执不下,梁帝难以决断,心中烦躁。在内监总管高湛的提醒下,梁帝来看正值生辰的静妃,一进宫中,他便看到静妃与靖王正乐享天伦,其乐融融,让他心生温暖。
因办事得力,梁帝决定赏赐靖王。靖王恳请梁帝赦免一名在岭南服流役的罪人,令梁帝误解。经解释原来此罪人是一名普通郎中,因大不敬罪被株连。静妃幼时曾拜他为师,不忍他迟暮之年客死异乡。听罢梁帝才知道自己误会了,遂点头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