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豆科植物中出场率最高的成员——大豆,在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与人类初遇时,还无法预知自己破荚而出后的命运。在人类手中,她从匍匐在地到站立成株,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它与人类相互依存,共同创造。作为世界上最主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它以自己千变万化的智慧,发展出各色各样的样貌,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浸润了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养育了世界。本集通过进入一粒豆子的世界,去探寻它的神秘与力量。
中药起源于中国,其中包括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但其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植物药。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于当下和未来人类健康而言,中医药或许也可以说是中国给世界的礼物。
本集以四种本草植物为代表,探寻人类从植物中间发现药用的历程,植物与人类关系从掠夺到共生的关系演变,揭示本草植物背后的秘密,以及本草植物对非洲以及世界的影响。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这也几乎成了中药的同义词,某些本草俨然已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时至今日,本草不但维系中国人的健康,也扩及全球,甚至成为控制某些现代疾病的关键。
英国植物学家E.H.威尔逊曾说“在整个北半球温带地区,任何地方,没有哪个园林的树种不是源于中国的植物。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舶来品,今天我们的园林和花卉资源将会是何等的可怜。”
中国幅员广阔,气候多样,是许多名贵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被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从早春的连翘和玉兰,到夏季的牡丹和蔷薇,秋季的菊花,美丽的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甚至日本的国花“樱花”都是原产于中国。
当人类开始赞颂植物之美,用它妆点家园,植物也就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人类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塑造,既能照见历史,也能反映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一棵树、一朵花,也许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审美和信仰。本集从中国园林植物开始,追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探寻中国园林中人与植物共生的自然理念和文化内涵是如何在世界传播、生根、成长为新的形式,进而影响了今天的世界,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