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范式。他生于1840年,逝于1939年。他在100年的生命历程中,历经了百年中国所有的外侮。他的自强和努力,在近代的中国刻下了“爱国老青年”的历史塑像。临终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蔡元培:中国的大学校长很多,唯有他在身后留下了“北大精神”;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百年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都统一在了他的旗帜之下。
黄炎培:他开创了中国的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之一。直至今天,他的教育思想仍然是鲜活的。
陶行知:一位同中国的文盲、贫穷和法西斯战斗了一生的知识分子;以为充满着童趣天真慈悲心怀的诗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55年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内涵。
陈鹤琴:在他的墓志铭上这样的话:“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遇,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开拓了儿童心理学,成为儿童教育学的拓荒者。身处动荡的中国,但他说:“父母对小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人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吴贻芳:女性的解放从独立开始,女性的独立从教育开始。吴贻芳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3年,为中国女性的解放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陈寅恪:他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在大灾难面前,他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以断;他坚信,学术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以盲目膑足、多难多舛的一生,诠释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张元济:人民尊敬他,称他为“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大夫”,“兼有学者和事业家的特长”。“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读书、藏书、编书、印书、卖书、写书,组成张成济选择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他是以一己之力,为古人续命,为中华文化革命,写就了他坎坷、悲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