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筱婷没有考好,心情很差,林栋哲很有耐心陪着她,承受着庄筱婷的糟糕情绪。庄筱婷自行车气门芯被人拔了,林栋哲带着她回家。林栋哲刚学了几句粤语,安慰庄筱婷,庄筱婷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逐渐露出笑容。黄玲和宋莹晚上被周科长叫到办公室,她们得到了工厂要改革的消息,让一部分老职工退休,让年轻人顶上去的同时也要去外面吸纳人才。车间合并,所有部门都进行了调整,没有办法的事情。
黄玲进了生产科,宋莹为小组长,重任压在了她们俩身上,要负责带新人。还有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就是从这一届开始,厂里不再接收技校毕业生了,包括职工子弟。所以厂里之所以让她们俩担任职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们俩的孩子都不在纺织系统里,相对会做到公平,不然老职工肯定会闹。宋莹不能接受,她带的实习生没有转正机会了,那些孩子们都很认真,还想着转正前到上海玩几天,这样一来,不知道会让多少家庭伤心发愁。
厂里下发了通知,小敏在家里苦恼,怨恨妈妈当年的决定,珊珊回家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也很难过,她觉得小敏不该这样对妈妈说话,反倒被小敏怼了两句,毕竟珊珊现在毕业了,还被分配了工作,她这样的情况,小敏肯定很生气。张阿妹觉得自己很命苦,很倒霉。小敏带着小军到小卖铺,家里乱糟糟的,没有人给她庆祝成为老师这件事,那她就和弟弟一起庆祝,请弟弟吃冰激凌。
黄玲所在的二厂越来越差了,因为很多职工都自愿去三厂,主要是三厂招职工子弟,很多人都要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所以就不打算在二厂继续干了。老职工们都到工厂来闹,根本于事无补,厂里的领导也解决不了这件事,宋莹最后安慰大家,无论怎么样,都要先把位置站上,所以建议大家以及孩子去别的厂找工作,无论是临时工还是合同工,都比没有工作强。她偷偷告诉张阿妹,如果闹能把孩子闹进厂,那她肯定支持她,但是现在厂里政策变了,而且二车间的机器都转移走了,所以闹就是没用了。
庄图南需要家里的自行车,但是家里的人都很忙,没有办法,关键时候还是林栋哲要报答庄图南当年给自己补习的恩情,坐一天大巴车去给庄图南送自行车。庄图南跟老师和同学们到出去坐考察,半路上还遇到拦路的,那个时代出远门是需要留下点买路财的。李佳还差点遇到危险,半路上厕所被当地一个男人盯上,那个男人傻乎乎的,拦住了李佳的去路,幸好庄图南及时出现。那个男人的家属也来了,把男人带回了家,李佳和另外一个女生才算安全了。
庄图南等人抵达云瑶,致力于古建筑勘测保护工作,日程紧凑。尽管每日菜肴新鲜烹制,但他们常因忙碌无暇享用,任由苍蝇环绕。同时,棉纺厂涤纶生产效益欠佳,导致工人薪资难以发放,现状堪忧。
厂长无奈宣布,为应对当前困境,决定以滞销布料抵充工人工资。这一决定在工人中引起不满,尤其是对于那些全家都在厂里工作的员工来说,家中堆满了布料,生计却成了难题。面对工人的忧虑,厂长承诺已联系供应商调配米面,希望大家能共克时艰,相信待工厂效益好转,工资定能如期发放。
宋莹一家也不例外,领回的全是绿布,制成的衣物晾晒在院中,一片翠绿,难以分辨。黄玲则心思细腻,用绿布为庄图南缝制了床单、被罩,还细心做了个套袖,她笑称自己梦见庄图南在沙漠中孤立无援,满眼含泪地望着自己,因此急着将这份心意送到他手中。
宋莹好奇地询问黄玲为何庄超英不在家,黄玲解释道,庄超英因工资被以布匹代替,决定暂时不将此事告知家中,以免引发争执,结果回家后被父母责备。宋莹认为庄超英早该如此坦诚,并给黄玲支招,让她带着布匹回家,直接告诉父母工资变成了布,让家人亲眼见证庄超英的无奈。黄玲苦笑,坦言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是共同抚养孩子,而庄超英对孩子确实很好。
与此同时,庄超英的父母正在家中生气,诉说着自己的不易。庄超英解释,目前全家都依赖他这份工资生活,实在无法再分出三分之一给父母,承诺等工资恢复正常后一定给钱。阿婆提到家里给孩子订了鲜奶,而他们二老却从未尝过牛奶的滋味。阿爹情绪激动,让庄超英滚出去,声称以后就当没有这个儿子。
此时,一鸣带着一些热销产品来找宋莹和黄玲,询问她们能否制作类似的产品。两人自信地表示没有问题,并提到棉纺厂有一些被辞退的实习生,技术都很好,希望能邀请他们加入。一鸣爽快答应,表示无论人数多少,都欢迎加入。
庄图南及其团队在古城的工作正面临重重挑战。由于饮食卫生条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团队中多名成员不幸染上了痢疾,而县城的医院竟缺乏治疗此病的药物,这无疑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古城居民对于城墙拆除的迫切愿望与阮老师保护古建筑的坚定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阮老师深知这些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坚决反对拆除,但当地工作人员似乎更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认为只有拆除古建筑才能为修路腾出空间,推动城市发展。
庄图南为了与团队成员李佳共同进行城隍庙的测绘工作,特意换上了整洁的白衣,却在攀登城隍庙的过程中不慎弄脏。这一小插曲也反映了他们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与此同时,老吴找到了宋莹等人,告诉他们已经通过关系为小敏争取到了进入三厂工作的机会。然而,小敏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这一安排。张阿妹对此感到十分困惑,于是请宋莹和黄玲去劝说小敏。在宋莹的带领下,小敏在厂里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因此张阿妹认为小敏会听从宋莹的建议。
然而,当宋莹和黄玲找到小敏时,却发现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小敏不愿意像前辈们一样在厂里度过一生,她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因此,她已经找到了一份理发店的工作,并决定前往。
宋莹和黄玲回来后聊起小敏的事。宋莹感慨道,以前她觉得在厂里工作一辈子挺好,退休了还有厂里养老。但经过这次的事,她连劝小敏都感到心虚。黄玲也表示,小敏似乎已下定决心。小敏说时代不同了,这让宋莹也深感感慨。
老吴前来寻求庄超英的帮助,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关系让姗姗调入附中工作。然而,庄超英却直言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去干涉人员调配的事情。他强调,现在国家大力培养师范人才,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局是不可能轻易放人的。庄超英进一步指出,当初老吴让姗姗选择师范专业的时候,就应该已经预料到她会被分配到乡村学校去。毕竟,姗姗的成绩十分优异,如果她在一中就读的话,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现在她也已经成了巷子里的第二个大学生。老吴听后,只能无奈地表示,自己当时也只是想让姗姗先把书读完,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庄超英随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黄玲,表示自己确实是爱莫能助。黄玲听后,也忍不住感慨道,老吴当初只想着避免家庭矛盾,硬是让姗姗改了志愿,如今却又想让她回到城里工作,这实在是有些过于自私了。
与此同时,王老师等人已经将他们关于古城保护的规划告诉了云瑶的工作人员,并表达了他们希望保留古城的意愿。他们计划在古城附近开辟一块新的地方作为新城,以此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云瑶的工作人员对此也表示了支持,称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云瑶人,非常希望这些古建筑能够得到保留。双方对于这一规划都充满了期待。
在暗房里,庄图南和李佳正忙着冲洗照片,两人聊起了最近的种种经历。庄图南深情地说,遇见李佳是他最相信命运的时候。正当他准备亲吻李佳时,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两人慌忙分开。
随后,庄图南团队准备返程,但工作人员却告知阮老师,县政府并未批准他们的保护方案。这一消息让众人倍感失落。阮老师鼓励大家不要放弃,决定自己前往北京寻求帮助,让大家先回学校。在火车站,许多同学因不舍而落泪。
庄超英等人得知庄图南将先回上海再回苏州,感到十分不解,因为火车本就会在苏州停靠。庄图南则因私人原因选择先回上海。在火车上,庄图南和李佳共同见证了壮丽的日出。
回到家中,庄图南的归来让庄超英等人倍感欣喜。庄图南注意到林栋哲送的自行车有些掉漆,想要修补一下。林武峰起初觉得没必要,但庄图南坚持认为这是对林栋哲心意的尊重。林武峰听后,转而表示支持,并开玩笑说,这样林栋哲就没车出去疯跑了,他还要感谢庄图南呢。
这次经历不仅加深了庄图南和李佳之间的感情,也让团队更加团结,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而庄图南对林栋哲的细心关怀,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庄图南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旅途见闻,而林武峰则回忆起了学生时代的往事。他们曾在学校联谊会上讲述校史,提及交大曾打算停掉机械和轮运两个专业,学生们为此抗议。他们找不到火车,便修复了一辆报废的火车,开往南京表达抗议。这段故事让在座的人都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
庄超英提醒庄图南回家后要去看望阿爹阿婆,并建议带上庄筱婷一同前往。庄图南则关心起林栋哲的近况,林栋哲透露庄超英前阵子去他阿姨阿婆家后,回来在床上躺了两天才恢复。另一边,王勇家又起争执,因为周青获得了上海户口,王勇想让她回上海并争夺那套小房子,但王芳坚决反对,称那是生产科特批的,与王勇无关。
与此同时,李佳在与父母聊天时提到叔叔婶婶可能不喜欢文文,担心文文在上海会受欺负。但李佳的父亲认为上海的户口更为重要,坚持让文文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