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吸引到观众的,估计是这个看着费解的名字,这难道,又是忠犬与主人的故事吗?于是有心人去搜索,发现这部电影,五年前就拍好了。在这个年底影院冲业绩疯狂排大片的时候,《狗十三》上映了,带着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名字,和一个关于青春的最残酷和最真实的故事。国产青春片近年来发展得不错,但他们的主旋律都是青葱校园的美好往事,主题再深刻一点的,就有了对家庭和亲人之间关系的探索,而像《狗十三》这样,纯粹让你难受的青春片,几乎是没有的。《狗十三》展示了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历程,而这个历程仿佛是一场毁灭。
影视剧为了情节跌宕会制造许多戏剧化冲突,但其实一个普通人内心的波澜壮阔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剧情,他们的不动声色才是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在《狗十三》中,少女的成长和叛逆,都是在不动声色中进行,这才是生活中最残酷的一面。我们年少时,感情充沛到无处安放,我们尖锐,我们脆弱,我们想变化,我们想呐喊,但最后,我们都在家庭的“关爱”下,变成温和顺从的懂事的大人。
“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小时候,在一次次经历了李玩的难过和挣扎之后,慢慢从一个鲜活的灵魂,变成了千篇一律的伪善。从小到大,我们听到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们都是为你好,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我们也不容易,你该懂事了”。他们用自以为是的善意不断地刺伤我们,逼迫我们放弃自己心中所爱,我们一路向前走去,但我们的灵魂,却停留在“十三岁”那年。李玩曾经抗争过,对那条用来弥补她的狗,她漠视,她不在乎,她不亲昵。但她却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及平等的尊重与爱,她开始接纳它,真正叫它“爱因斯坦”,这个名字也是李玩对父亲不顾自己物理梦想的最后一丝微弱的抵抗。
这条狗是父母的“为你好”而硬塞给李玩的,当李玩被迫接受,完全接纳和认同了这份感情的存在的时候,狗狗走丢了。家里人只看到她不顾一切地想要去寻回爱因斯坦,他们觉得她不可理喻,任性执拗,但他们却从不知道,李玩失去的不仅是一条狗,更是一份完全的,家庭给予不了她的信任。父亲因此动手打她的那天,她就已经对爱因斯坦,对自己,对家庭,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期待而言了,这些委屈,逐渐汇聚成洪水猛兽,冲垮了她十三年来所建立的世界观。
孩子是极其好骗的。即使李玩对父亲那么失望,但当父亲答应带她去物理科技馆的时候,她还是那么高兴,陪父亲去参加了酒局。当她一个人跑出来看着科技馆已经完全暗淡下来的灯光,她的心里一定是比不答应的时候还要多出几倍的失望吧。在这样爱和陪伴都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我们被成年人的规则所裹挟着一步一步长大,一步一步懂事,一步一步变成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放大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也许就是《狗十三》的历史使命。
本文系电视猫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以上内容中所涉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