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为全球人才开创新事业理想地

“纵然科学家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靠单打独斗拼出重量级科研成果,特别是后续成果转化更需要精通市场和产业的行家里手来辅助。”

昨天启幕的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相关论坛上,原启生物创始人何晓文在演讲中道出了科学家们的心声。九年前,他从海外单枪匹马回国创业,搭建科研团队、企业班底,一路走来闯关夺隘,实属不易。如何让“何晓文们”能更高效顺畅提升创新效率,实现成果落地产出?办到第三届的“海聚英才”峰会正致力于放大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比较优势和节点功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峰会现场,上海推出干货满满的引才新举措。包括推出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实施方案以及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前者提出,顶尖科学家可带着团队来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可实现“团队通用”;后者则明确,针对金融管理、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的48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持证人员给予人才引进、工作许可、人才安居等配套保障政策。

巧借“黄金搭档”,成果走通市场

“近年,国内创新生态有了很大变化”,何晓文以科研试剂的物流效率举例。

科学研究大多无法预判,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能否迅速化为现实,许多时候要依靠上下游供应链的成熟度。如今,上海实验试剂运输效率更高了。这背后恰是产业链上下游综合作用的结果。“部分实验试剂不必依赖进口,国内企业也有能力生产,由此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创新效能。”

他留意到,48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中,不乏一些智能制造领域的工程师资质证书。这对于原启生物这类讲求交叉融合研究的企业至关重要。他解释说,企业身处的精准医疗赛道,不仅需要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也需要有能力把控大规模生产、质量控制的高端工程师。唯有双方合力,组成黄金搭档,才能加快创新药械的上市进程,惠及更多人。

此次峰会明确:上海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查询验证平台,并动态调整目录,确保“有进有出”,更匹配现实需要。何晓文这样解读,职业资质互认有了政府平台背书,原启就有底气招揽更多工程、金融等领域的高端人才,让企业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走通市场。

布设“全球实验室”,放大竞争优势

越来越多全球人才将上海视为开创新事业的理想地之一。然而,于上海而言,引才成功是否仅以人才落户或企业注册数来衡量?

被视为AI制药领域“黑马”的英矽智能创始人亚历克斯·扎沃隆科夫不这么认为,“上海要找到自身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节点位置,提升世界影响力。”

作为企业创始人,亚历克斯拥有计算机、生物医药交叉学科背景,旗下平台的AI工程师们也大多拥有相似履历。然而,放眼全球,AI制药领域所需的尖端人才总量有限,想要吸引这些顶尖大咖纷至沓来,需要有更多显著的“竞争优势”。

英矽智能的探索值得借鉴。该企业在全球多地建立研发中心,并与全球知名药企、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研发临床前的候选新药。“通过在全球布设高效的创新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协同效能。”在亚历克斯看来,上海可探索建立更多跨区域的创新平台,让“海聚英才”跳出物理空间局限,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影响力。

构筑蓄水池,善于培养“种子选手”

不仅关注有所建树的明星科学家,“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也将目光投向那些仍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科创新星。

现场,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官宣”重磅合作——共建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明确支持上海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暑期学校,以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在站博士后,在读硕博士来沪交流研讨。

放眼全国,建立国际暑期学校成为城市引才的新举措。这个夏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沪合力组织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暑期学校。清华大学姚班、北京大学图灵班、上海交通大学ACM班等优秀学生悉数参加。与会专家学者也提及,建立高水平的国际暑期学校,有利于优化完善人才蓄水池,为城市未来发展挖掘更多“种子选手”。

“针对前沿顶尖领域开设暑期学校,是为了开阔学生们的研究视野,引导其找到自身的科研兴趣和热爱。”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袁钧瑛看来,科学素养的培育是当下更为重要的一环,“科学研究注定是一件孤独的事,既要始终保持热爱,更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心”。

作者:王嘉旖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成为全球人才开创新事业理想地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