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天堂》:跨越二十年的杭州时刻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碧绿的湖水荡漾着美丽的梦想。”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梦想天堂》的歌声一响,全场感动。这首许多人此前并未听过的歌,征服了所有爱杭州的人。

2016年,一首《成都》把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唱遍大江南北,“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令文艺青年们心驰神往。从那以后,每个中国城市都渴望拥有一首自己的《成都》。

寻寻觅觅,蓦然回首,杭州的《成都》,就是《梦想天堂》。这首歌是对杭州最传神的概括,全歌只字未提杭州、未提西湖,但处处都是杭州、通篇都是杭州人,写尽了杭州和杭州人的底色。它又像神奇的预言,每一句歌词寄托的愿望最终都已成真,它们串在一起,开启了杭州的黄金时代。

作者应豪从杭州身上梳理出两层内涵:天堂与梦想。“天堂”与“梦想”的有机统一,为我们理解杭州打开了一个新视角。

作为天堂的杭州,是西湖、是西溪、是九溪,是钱塘,是满眼湖山,是历史人文地理意义上的。杭州感谢苏轼白居易,也感谢自然的禀赋,上天的馈赠。

作为梦想的杭州,是渴望、是激情、是创业、是脚步,是八面来风,是现代精神风貌意义上的。这是后天的创造,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天堂的杭州,自古有之。但以西湖为题眼的杭州,始终小家碧玉。杭州因为有梦,才成为今天的杭州。

杭州是年轻人的杭州,年轻人爱做梦,也爱逐梦。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近十年里,杭州每年新涌入40万—50万年轻人,2019年到2021年,杭州是全国城市新增人口之冠。

2002年举办第二届西博会时,杭州常住人口是700多万,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至1236万,杭州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杭州像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而这些来客重构了杭州的整体气质,让杭州成为梦工厂。

主播来了,MCN机构来了,杭州有近5万名主播,相关企业注册量超过5000家,带动就业超100万人。有人说,在湖滨银泰散步,随便扔一块石头,都能砸到一个正在创业的“网红”。

脚步不停,因为杭州创业成本低,因为杭州创业生态打成一片,因为杭州对各类人才出手阔绰。杭州惜才如金,杭州呵护梦想。

所以我们看到,年轻人们追梦追到了这里,并留在了这里。亚运会前夕,有年轻人感慨:杭州有个公交站叫“立马回头”,我却在这待了17年。还有人充满诗意地写下:西湖醋鱼只吃头尾,因为要把余生(鱼身)留给西湖。

杭州是创业者的杭州。创业者是先做梦、再圆梦的一群人。

历史上,杭州是一座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大概因为原本就不重,杭州喜欢举重若轻、平地起高楼。现在,杭州有网易、海康威视、吉利汽车、万向,有224家上市公司和近100个“独角兽”。

施一公来了,因为看重这片沃土,他希望把西湖大学打造成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更多杰出的科研人才。

之江实验室建起来了,超过4000名人才,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

当然,杭州还有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对于杭州的意义是非凡的,它如同挖通了一条新的“通天大运河”,让杭州成为全国互联网商品交易的巨型集散地。这个“大运河”没有物理空间的限制。在城市经济学的意义上,阿里巴巴是一种效应,如同波音之于西雅图、福特之于底特律、惠普和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当一个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公司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将引发和带动更多公司的参与和创新。

这20年,是阿里巴巴与这座城市共同的成长史。不仅因为阿里“无问西东,走南闯北”,从江北迁到江南,从城中挺进城西,带动杭州开拓数字经济的视野和版图,更是因为那句著名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当网购已经像阳光、水与空气一样寻常,人们回望走过的路,或许会惊叹:二十年前那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何等的有气魄!

当人们看到亚运赛场上巨大的阿里云Logo,观看如丝般顺滑的赛事转播,或许会想起王坚当年的“猛男落泪”。因为一句“每年投10个亿,连续投10年”,阿里云从无到有,实现了中国云计算领域的突破。今天,杭州是“云计算之都”,阿里云一飞冲天。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不经意间,这句话已经成了杭州的城市格言。你如果怀才不遇,来杭州;你如果受尽挫折,来杭州。杭州有张岱的泥炉,更有照亮平凡人的炉火。杭州可以赋诗、可以论剑,这里“为梦想代言”,这里有池、有溪、有湖、有江,千山万水奔流到海,任由你扑腾。

因为有梦,过去20年,杭州摘得无数个第一。数字经济第一城,变成杭州的金名片;便民的“最多跑一次”,让“浙里办”成了杭州新手办;便捷的移动支付,让杭州成为“不偷现金、只偷芳心”的城市……

杭州会简单干脆地用“梦想”去命名一个小镇,还把这个创业园区做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在,梦想小镇已经是“互联网+”创业者的天堂。

杭州,对创业者如此地俯身侧耳。面对新奇想法,杭州总是竖起耳朵、俯下身子,大胆地把城市场景开放给敢想敢干的人。试试就试试,梦是试出来,路是走出来的。

今天,阿里巴巴与杭州不止是一个公司名、一个城市名,它们构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质,成为创业创新创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代名词。

引得千龙百凤来,杭州自然就能实现自己的城市梦:杭州人梦想着跳出历史、跳出西湖,创造一个面向未来、大开大合的“大杭州”。

2002年,杭州“还湖于民”,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这是杭州开怀的第一步;滨江汇纳总部经济、孵化高新产业,钱江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杭州从“西湖时代”大跨步迈向“钱塘江时代”。

向东是大海,向南是钱江,向西则是山地。一般而言,山地意味着不便与落后,意味着只能靠山吃山。但杭州人不这么想。2011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挂牌,拉开杭州“西部大开发”的序幕。点燃第一把火的,又是阿里巴巴。

驱动杭州持续成长的,是更多梦想的萌发和变现。支付宝数字人点亮未来,菜鸟乘着东风飞向高空……只要梦想不停,杭州就还有无限的可能。有阿里云工程师调侃:“说好的‘西溪且留下’,却让我去云谷开荒。”一句玩笑话,道尽了杭州何以变大。

今天,当《梦想天堂》的歌声响起,杭州人心底真正回荡的旋律是什么?

杭州何其有幸,文化的遗产与自然的遗产,完美地交汇在这一方宝地。望湖看潮、观海听涛;踏雪寻梅、饮泉问茶,杭州就是幸福本身。

更深层的,可能是梦想。如果没有此湖山,杭州不会是天堂;但如果只有此湖山,杭州依然小而美。杭州之所以既可爱又深沉,在于它容得下梦想。

这里容得下平民梦。无数个眼下暂时不为人知的明日之星蓄势待发,杭州给每一种知识结构、每一种背景、每一种性格的人提供舞台。在杭州,只要你心怀梦想,平凡人干平凡事也能干出非凡。

这里配得上英雄梦。西湖论剑,沧海一声笑。无论你想办一家企业,办一所大学,还是去一趟远方,闯一条新路,杭州都愿意默默陪伴与等待,十年树木,一群人的梦想最终会转化为整座城市的能量。

“碧绿的湖水荡漾着美丽的梦想”,杭州和所有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撰稿:晓风 潮新闻记者 祝瑶 杨业

《梦想天堂》:跨越二十年的杭州时刻相关文章推荐